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时间:2019年08月26日 来源:佚名 分类:常见问题
描述: 2019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22日在成都召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7~2018)》正式发布,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需突破“四大瓶颈”,“好政策难以及时落地”例举“冰雪运动场所

 2019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22日在成都召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7~2018)》正式发布,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需突破“四大瓶颈”,“好政策难以及时落地”例举“冰雪运动场所水、电、气、热仍然按商业价格,未享受‘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的价格优惠政策”。

 

网络有关报道,8月22日,2019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在会上介绍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自2014年发布5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的良好发展势头。


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2019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昨日在成都召开

 

1.    体育产业工作将以产业政策细化落实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释放发展潜能

彭维勇表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其次是要加强和其他产业融合,形成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形成产业集聚;再次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好服务管理。

 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 彭维勇

 

彭维勇说,下一步,体育产业工作将以产业政策细化落实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释放发展潜能;进一步实施“体育+”行动,促进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发展载体;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王平在会上做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年度工作报告》。

据王平介绍,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产业基地工作在培育多元主体、加强引领示范、规范行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近一年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在扩大规模、夯实基础、理论研究、交流宣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可喜成绩。2019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成员单位又新增了9个示范基地、18家示范单位和25个示范项目。


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 王平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经过总局和全国各级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命名了45个以区县一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示范基地,认定了73家以体育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示范单位、认定了53个以体育赛事活动等为主体的示范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涉及竞赛表演、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旅融合、场馆服务、用品制造、传媒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2.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多业发展呈现活力;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将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由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7-2018)》(下文简称《报告》)在会上也正式发布。该书由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主编,比较科学、客观地呈现了目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成果,将为体育产业市场主体的发展建设和相关政策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案例和实践依据。

《报告》全面梳理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概况,细致描绘了三类基地发展态势,系统归结了基地发展特点,深度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新机遇,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彭维勇和王平为《报告》揭幕

 

据了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梳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成就,国家体育总局持续开展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专题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研究体系,揭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水平、成长态势和发展潜力,并以年度报告的形式直观呈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对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成效。

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作为体育产业的“国家队”,经过多年培育,经济贡献和社会地位表现较为突出,为体育产业总结新路径、创造新经验、提供新范例、激发新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随着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体育产业经济贡献地位不断提升,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51%,比当年全国体育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高出102.89%;示范基地经济增长拉动率为0.67%,比当年全国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拉动率高出272.22%,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业态,统计样本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194.10亿元,占体育产业的51.19%;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得以充分释放,开始发挥出体育产业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数据显示:

一是体育竞赛表演业快速发展,20同比增长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该领域吸纳从业人员9764人,创造增加值7.69亿元, 30.12%;竞赛表演类示范单位和项目吸纳就业2164人,营业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3.55%。

 

二是体育健身休闲业内容更加丰富,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该领域吸纳从业人员25944人,创造增加值19.80亿元,同比增长10.06%;健身休闲类示范单位和项目吸纳从业人员3877人,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24.90%。

 

三是体育场馆服务业业态更加多元,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该领域吸纳从业人员11110人,创造增加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7.10%;场馆服务类示范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603人,营业收入19.56亿元。

 

四是体育培训与教育业更加火爆,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该领域吸纳从业人员22728人,创造增加值16.80亿元,同比增长14.68%。

 

五是体育用品销售业贡献较为突出,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该领域吸纳从业人员52883人,创造增加值76.25亿元,占据体育服务业的1/3强。体育服务业的核心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呈现旺盛的活力。

 

其次,在“体育制造业”方面,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用品制造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从业人员达到229570人,创造增加值152.72亿元,占到体育产业的40.27%,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贡献仍保持较高地位。进一步梳理显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量为2390家,占比仅18.94%,说明示范基地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规模较大,生产能力明显较强。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为348.01亿元,同比增长15.53%;用于创新研发投入达到12.52亿元,同比增长21.79%。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制造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创新驱动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第三,在“新兴业态融合化”方面态势明显。近年来,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坚持“融合发展”战略,“体育+”已成为拉动消费的新热点。以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服务等为代表,融合体育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新业态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新兴服务业态吸纳从业人员18251人,创造增加值40.03亿元,占体育服务业增加值的20.62%,成为新兴体育产业中贡献最大的一类;以新型融合业态为主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吸纳从业人员2262人,营业收入15.96亿元,同比增长161.21%。当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新兴体育产业已全面进入上升通道,政策引导、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激发各基地体育产业发展活力的重要发力方向。

 

体育产业与会展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也不断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晋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每年举办“晋江体博会”,已成为面向国内外展示晋江制造的窗口。莱茵达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浙江黄龙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成立高达50亿元的浙江省体育产业基金,成为国内体育金融服务业的典型代表。上海五角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区域内成立了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体育产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未来,随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行业不断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凸显。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和落实“全民健身”战略,以及不断释放体育产业政策红利,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各行业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多元、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聚集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未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各行业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方面将贡献更大力量。

 

据了解,在2017年,首部《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出版,成为国内第一本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我国重点培育的体育产业国家队和排头兵,对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辐射效应,全面带动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需突破“四大瓶颈”;“好政策难以落地”例举冰雪运动场所水、电、气、热仍然按商业价格,未享受“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的价格优惠政策,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报告》指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需突破四大瓶颈。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依托自身优势,不断释放特色资源潜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诉求的变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桎梏,如发展潜力尚需进一步激发、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引导政策亟待进一步落地、宣传推广急需进一步扩大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


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一、 发展潜力亟待持续化激发

 

近年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结合国家整体规划与基地发展实际,其发展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在产业规模、市场开发、核心竞争力方面仍有巨大空间。

 

一是产业规模潜力仍需进一步扩大。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指数显示,基地得分均未超过80分,产业发展环境指标评价得分78.34分,产业发展水平指标平均得分69.99分,产业发展影响指标平均得分66.57分。上述得分情况反映了一个事实,即目前被命名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都具有较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但由于体育产业在中国开始快速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因此这些基地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处于领先水平,但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市场潜力仍需进一步开发。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拥有较丰富的产业资源,市场潜力较大,但由于大量基地处于县级层面,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和运营通道,大量好的IP难以被及时发现,应有的价值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市场效果。

 

三是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挖掘。体育产业持续化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核心竞争力缺乏导致产业动力不足、潜力不充沛,难以维持健康良性发展。一线调研显示,约60%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提出目前发展桎梏之一是创新力度仍然不够,产业优化升级面临困难,难以形成特别突出的核心竞争力,严重影响了持续化发展势头。

 

二、管理服务亟待精细化加强

 

随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与示范效应的逐渐增强,亟待相应的管理服务体系与时俱进。目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但管理服务的界限模糊、平台和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良性发展。

 

一是管理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体育产业专项调查、消费调查等常态化统计机制还未纳入日常管理范畴,相应的行业标准尚存在一定的缺位,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仍有待实践检验,从而导致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各项工作的助力作用有所减弱。

 

二是管理服务专业人才仍较缺乏。体育产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井喷期,高层次管理服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管理服务主体较为单一,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人才稀缺,尤其是一线管理人才极度缺乏,急需职业化的经理人、专业化的运营团队辅助实践,以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与生命力。

 

三是服务平台有待强化。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对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项目申报、资金筹措、土地审批、市场信息、公共资源等公共服务方面需求较大,而当前较为单一的服务平台与强大的需求之间形成了明显落差。服务平台功能不完善导致政策规划、细化政策难以有效落地,实践中亟待加快构建多样化、综合性服务平台。

 

三、引导政策亟待精准化落地

 

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也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一线调研显示,当前大量好政策难以及时落地,制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实际发展。当前顶层设计的体育产业相关优惠政策已经较为齐全,但一线落地实践仍有距离,调研显示,某主营业务为冰上运动的企业,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颁布实施两年多之际,其冰雪运动场所水、电、气、热仍然按商业价格,未享受“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的价格优惠政策,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较小。加快政策落地步伐,减轻体育产业发展压力,仍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努力的重点。

 

四、宣传推广亟待常态化推进;宣传渠道有待扩大,特色品牌有待打造

 

从国家乃至国际上来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仍然不高,话题讨论热度不强,制约了基地体育产业品牌影响力的形成。

 

一是宣传渠道有待扩大。新媒体崛起的时代,宣传渠道多元,宣传形式多样,传统宣传模式难以满足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形成国际影响力的需求。调研显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优秀项目规模庞大,精品赛事较多,国际吸引力较强,但在宣传上依然以传统纸媒和电视频道为主,导致项目国内知名度不高,国际市场开拓困难。实践中,亟待加快应用多样化宣传平台,构建完善的宣传模式,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推广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基地特色品牌仍有待打造。绝大多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的建设运营时间尚短,对品牌打造、精神提炼、文化传达等工作重视不够、经验不足,尚不能将自身特色完整准确地对外宣传。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为产品输出打造更加宽阔的市场,宣传推广工作势必需要常态化推进。


4.体育产业板块投资机会显现,关注体育板块的中长期逻辑;券商:政策推动冰雪运动提速发展,冬奥催化下运动板块投资机会显现

 

我们再来看看昨日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据一财网报道,8月22日,三大股指探底回升,体育产业板块表现活跃,截至收盘,当代明诚(10.170, 0.70, 7.39%),联建光电(4.320, 0.22, 5.37%)、凯撒旅游(6.690, 0.34, 5.35%)、莱茵体育(3.500, 0.13, 3.86%)等纷纷上涨。


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还需落地

昨日A股市场情况截图示意

 

上海证券认为,青少儿体育培训市场发展前景向好,一是政策端对青少儿体育培训频频加码。二是需求端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三是供给端青少儿体育培训的品类逐渐多元化,目前市面上已有篮球、足球橄榄球、击剑、棒球、冰雪、跆拳道、围棋.、体适能多种品类,部分品类已有一定品牌效应显现,但青少儿培训仍存在课程体系专业度和完整度有待提高、训练场地坪效不高、教练资源短缺等行业痛点,未来能够做到标准化课程及服务体系、降低租金及人工成本、延展产品链条、建立品牌认知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海通证券表示,根据《46号文》政策目标,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我们认为,在高强度产业政策推动下,未来五年足球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从产业链商业价值角度分析,国内目前中游版权分销及体育营销商业模式明确,龙头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但国内上游俱乐部球员转会、薪酬成本高,俱乐部普遍亏损严重,下游付费模式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变现能力较弱。我们认为未来在政策约束下,上游俱乐部、职业赛事将更规范化,同时在内容付费习惯逐步养成的大背景下,下游付费市场有望打开,足球产业链有望形成良性循环。

 

中银国际建议投资者关注体育板块的中长期逻辑,从政策支持推动确定性强、人均体育消费提升空间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杭州亚运会以及2023年亚洲杯等大赛对产业链拉动的角度,进行长期配置。

 

申万宏源指出,政策推动冰雪运动提速发展,冬奥催化下运动板块投资机会显现。随着冬奥会日益临近,相关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将引领冰雪运动提速发展,并自上而下带动户外及大类运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行业快速发展下,深入布局冰雪产业的龙头企业将享受更多红利。建议关注率先布局冰雪产业的优质企业。

 

5. 推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指数”,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位列第一

 

《报告》还以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所发布的涉及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出发点,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首次研究构建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指数”,并对20个样本数据较为充分的示范基地进行了尝试性年度发展指数排名。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指数显示: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以78.34分排名第1位;北京奥园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以77.04分紧随其后。

 

从整体上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之间的得分差距不大,最大分差为1.52分,最小的则为0.05分,平均分差仅为0.558分;从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来看,各示范基地资源禀赋普遍较好,发展水平和潜力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空间分布来看,排名前三位的示范基地均来自东部地区;排名前十位的示范基地中有7家来自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水平处于较突出的地位。

 

《报告》建议:一是优化创新政策工具,实现精准施策;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平衡发展;三是继续坚持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四是瞄准主要发展方向,破除发展短板;五是继续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健康发展。


网站地图 京ICP备18026488号-1

Copyright ©2019 雪乐山(北京)体育文化有限公司